我院大学生退役士兵陈子威,第四次获“优秀志愿者”称号。他累计628小时志愿时长,安全宣传活动获天河区志愿者协会专题报道,以“退伍不褪色”诠释青春担当,彰显“管院精神”。我院为其骄傲,并致以诚挚感谢。
一、军旅铸魂:一身戎装,炼就责任底色

在成为志愿者前,陈子威的“担当”早已在军营里淬火成钢。他服役于解放军部队期间,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与严谨作风,同年荣评“四有优秀士兵”,荣获行政嘉奖——这份刻着“使命”的荣誉,不仅是部队对他的肯定,更成为他日后投身公益的精神源头。




正如他在后续材料中所说:“军旅教会我的不只是纪律,更是‘服务他人、奉献社会’的初心。”如今,他留存的“四有优秀士兵”勋章及证书,仍在无声诉说着这段热血岁月,也让我们看到:子威的奉献,从不是一时兴起,而是源自骨子里的责任觉醒。
一、志愿深耕:628小时,把温暖种进校社

退役复学后,陈子威的脚步没有停在“荣誉”里,反而向着更需要帮助的地方迈进。


作为管院迎新活动志愿者:保障新生报到引导、宿舍物资配送,用耐心帮新生快速适应校园; 作为论坛志愿者:在学院学术论坛中负责嘉宾接待、会场协调,以严谨作风保障活动顺利开展。



2025年,陈子威在社区安全宣传与关爱困难群众服务中成效显著。关爱困难群众时,他链接企业资源并成功为困难群众争取5000元公益资助;安全宣传中,他结合军旅经验提建议,守护居民平安。凭借用心服务,他在“微光筑安视频制作宣传小组”等等项目获“优秀志愿者”,每张证书均是时间与真心的见证。
一、复学笃行:多重角色,续写青春答卷

在校园与社会的“双赛道”上,陈子威还解锁了更多“身份”,却始终没丢“奉献”的内核:
作为茂名市茂南区退役军人适应性集训优秀士兵代表,他在结业仪式上分享成长感悟,为战友传递“退役不褪色”的正能量;作为肇庆高新区社工站“暖残”项目的“社区康复宣传员”,他为残疾人普及康复知识,助力他们融入社区;更难得的是,他通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考核,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,用专业能力为有需求的群体提供心理支持——从“心理咨询师”到“宣讲员”,子威把“服务”从“力所能及”做到了“专业所能”。



我们感动于子威的“全能”,更敬佩他的“专注”:无论角色如何变,他始终把“帮助他人”放在首位,这份纯粹,正是当代大学生最珍贵的品质。
二、学院致谢:以你为傲,更盼薪火相传


陈子威的故事,不是孤例,却是我院“立德树人”理念的生动缩影——我们始终相信,教育的意义不仅是传授知识,更是培养“有理想、有担当、能奉献”的时代新人。而子威用军旅、志愿、复学后的每一步,证明了“管院学子”能扛事、肯奉献、敢担当。
在此,学院向陈子威同学致以最真诚的感谢:感谢你用行动为学院争光,让更多人看到管院学子的精神风貌;感谢你用坚持诠释“奉献”的意义,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“把青春献给有意义的事”的榜样。
未来,愿更多管院学子能以子威为镜,在学习中扎根,在实践中成长,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需求——因为我们知道,当更多“陈子威”出现时,青春的光芒,终将照亮更广阔的天地。
编辑 太阳成集团tyc7111学生工作办公室
初审 何威义
终审 陈纯华